【介紹+開箱+規則】1969 帶我去月球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1409/1969)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張雨生的帶我去月球 (不小心暴露年齡層XD),姑且用帶我去月球來命名「1969」吧!「1969」這款遊戲,說的就是當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背景故事。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Apollo_11)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巧合,在我準備這篇「1969」的介紹的同時,我於金馬影展上看了一部關於史丹利庫柏利克導演所拍攝「鬼店」的紀錄片─「鬼店之237號房」,然而在我看過「鬼店」後,和在看「鬼店之237號房」前,壓根不會想到,這究竟跟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有什麼關聯,但是事實上,這部紀錄片裡面揭露了一些訊息,讓我覺得這樣的巧合實在讓我心理漾起一些小確幸。
是這樣的,影片裡告訴我們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是237000英里 (網路資料則顯示為238856),這也是「鬼店」中導演不用史蒂芬金原著小說裡提到的217號房,而改用237號房的原因之一;更進一步說明,它要我們注意門把的鑰匙上刻註的「ROOM No237」這串文字裡隱約出現MOON這個字,指的就是對導演來說,那是一間「月亮房間」。片中小男孩穿著「阿波羅11號 (載人登月計畫)」火箭的毛衣,相當懼怕進入237號房,隱射著那是一個關於導演自身的秘密房間─ 一個不能說的歷史秘密,不能被任何人發現。
是什麼秘密?關聯性是什麼?史丹利庫柏利克於1968年拍了超級經典的太空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科幻的場景技術使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這樣的畫面絕對非常前衛而驚人的。這延伸到了一個所謂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是否造假的一個問題,許多人試圖破解當時提供的照片來證實阿姆斯壯登月是假的,而製造假場景的人,正指向導演史丹利庫柏利克。依照當時該片的技術,和種種繪聲繪影的關聯性,讓我們不禁猜測是否真的是這樣,不然依1968年可以拍出「2001太空漫遊」這件事來說,造一個月球場景並不困難。在此前,關於維基百科上的說明,也有科學家傾向證明照片為真的論點。究竟如何,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裡了。
(圖片來源:http://www.shellyrusten.com/warners_poster.htm)
60年代是個反戰、嬉皮的年代,上圖用胡士托音樂節的圖片和1969年的背景做個連結。而此時,也是自1957年蘇聯把第一個太空人送上太空開始,進入了一個太空競賽的時代,這也是因為當時二戰後的國際關係緊張和冷戰的關係,由軍備競賽轉移到科技發展的競賽。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Yuri_Gagarin)
第一個上太空的太空人是加加林,總覺得如果把遊戲改成「1957」是OK的,因為遊戲主要是要大家把火箭升到月球換分,然而換成先升上太空也是沒有多大問題。此後還有把狗兒、猩猩升上太空的紀錄,不過最具有標誌性的,還是1961年甘迺迪總統發表了「把一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隨後10年內,阿姆斯壯成功登月,美國成了科技的領導者。
但是如果設想「1969」是款質疑美國登月可信度的作品,那或許會符合遊戲的內容,如果真是這樣,那會非常酷,很少有桌遊這麼有批判性。因為遊戲裡面並沒有預設美國就是成功者,也就是以登月是一個陰謀論的觀察角度來嵌進遊戲主題中,此時遊戲中出現的間諜也就更合理了,作者們也許就是這麼懷疑的也不一定,只是沒有說明白。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Neil_Armstrong)
阿姆斯壯登月這件事被討論是否為造假,很多部分或許就是因為這實際上已經不是各國太空技術的競賽問題了,它牽涉到許多國際政治上的問題。蘇聯就曾發行過大量的太空郵票來證明自己的技術堅實,裡面包括了許多和其他國家合作的成果。太空競賽最主要就是美蘇之間的對立關係,其他國家的太空技術此時如何,並沒有太多資料。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Ksc-69pc-442.jpg)
當農神5號緩緩升空,登月計畫啟動,仔細想像一下火箭準備發射的畫面,很是感動。遊戲中並沒有辦法馬上把火箭直接升到月球,當然你依然可以這麼做,只是在火箭各個環節檢測良好的狀況下,登月獲得的成就更大。讓我們試著背負這樣的一個使命來進入遊戲,現在太空人要登陸月球了,你的設備都準備好了嗎?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Apollo_11)
「這裡是登月艙駕駛員。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讓所有正在聽的人,不論他們是誰或在哪裡,靜下來,回顧一下過去幾小時所發生的一切,並以他或者她自己的方式表示感恩。」阿波羅11號已經降落在月球表面,其中一位登月太空人奧爾德林在準備出艙時如是說。
這就像是前陣子看到的太空跳傘一般令人振奮,當出艙的那一刻,我能想像當時的情景。
「1969」的遊戲時間不長,算是一款輕策略的入門遊戲,基本上要計算的部分不多,也有些許的運氣成分。遊戲只有七輪,每輪每個玩家可以測試一個任務來獲得一些分數,當然也可以執行最終的登月任務。當開始執行登月任務時,真的有種真的要降落到月球上的興奮,不過在金錢緊繃的狀況下會發現這個任務並不容易,而且有可能會被其他玩家用「情報卡」給搞掉。
「情報卡」的運用和把「間諜科學家」派到別的玩家研究室的設計,是這個遊戲玩家間互動的部分,當然也充滿了許多心機嘴砲的成分在其中。感覺就像是暗喻了各個國家都想盡辦法出一些奧步來干擾對手的太空計畫一般,檯面下的競爭關係更是精彩。
雖說「1969」主要還是在資源管理、手牌運用上做文章,但我仍舊認為「1969」沒有好好的利用這個主題 (假如不是那麼酷的以陰謀論為出發點)。如前面所說的,就算改成升上太空、登陸火星也都可以,不過我想或許真正的重點就是......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Neil_Armstrong)
微妙的是,作者群全都來自義大利。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1409/1969)
「1969」的封面曾經歷三種不同的設計變化。最左邊是目前的樣貌,地球被凸顯了彩度也提高了。越往右邊,地球越小,彩度也比較低,最右邊甚至用了布魯斯·麥肯雷出艙,漂浮於太空的經典畫面。老實說,最右邊的設計我覺得最有感覺。
Cranio Creations 這家新創公司其他作品還有沒有人寫介紹卻相當熱賣的「Sheepland」、奇幻歡樂作「Dungeon Fighter」、逃獄遊戲「Alcatraz: The Scapegoa」等。「1969」算是我入手這家公司的第一款,但配件和印刷卻讓我之後不太想再收這家的遊戲。不知道其他遊戲是否會像「1969」一樣,一開遊戲後圖版和配件相當的臭,我想應該是油墨的關係?除了紙鈔不夠用心以外,比較不爽的還有圖板薄就算了,沒有固定是哪招,圖板角角全都撞壞了,底下開箱圖有詳細。
撇開這些惱人的一切,「1969」對我來說,仍舊是一個我會推薦給新手朋友的作品之一,規則簡單,有骰子有歡樂,當個墊檔小品也OK。對於一個可以在遊戲前說許多故事的遊戲來說,「1969」可以讓我講的天花亂墜很久應該沒有問題,有時或許背景還比遊戲本身更有趣呢。此外,我也喜歡「1969」這個主題性,讓我勾起許多記憶中的經驗與連結。
遊戲的規則已在文末附上,有興趣先知道怎麼玩的朋友可以先下來看看再決定是否入手,我認為這也是一款粉絲取向的遊戲,適合喜歡這樣的主題與背景勝於遊戲性的人。接著,老樣子開個箱了解一下。
看起來很像是科幻戰爭遊戲的標題與封面。
到底是在玩什麼?看背面的圖或許還是不太了解。要從「1969」和月球符號聯想到登月事件的人或許也不多,畢竟那離我們太遠了。
遊戲說時間每加一個人約30分鐘,目前開過一場3人遊戲,去掉規則說明,差不多也快一個半小時。有機會想嘗試4或5人場。
首先是說明書。
用了很多筆記本、手札感的排版,非常喜歡。
遊戲中唯一個Token Sheet。全部戳下來介紹一下。
首先是起始玩家標記─月球。由去過月球的玩家當起始玩家,會是你嗎?如果有的話......會是阿姆斯壯投胎轉世嗎?(驚)
獎勵標記,當玩家派間諜科學家到對方研究室時,我們就會得到像這樣的獎勵標記。
然後是五個國家的小國旗。
遊戲的輪次標記,用來標記目前遊戲進展到哪一年了。遊戲從1963年開始到1969年結束,正好七輪。
接著是檢測任務時用的火箭,組裝前。
組裝後,哇,感覺很吸睛啊!
然後傻眼的來了,這些玩家研究薄圖板大約和勃根地城堡的圖板一樣薄(真的越來越多遊戲這樣了......濫觴是祈禱與工作?),完全沒有固定,沒有看過這款遊戲也不知道,或許這些圖板已經在盒子中撞來撞去幾千次了。
你看,一定是凹到的,好傷心啊。
幾乎每張都遭殃......,一怒之下寫信到出版社,目前是回說會寄給我新的替換,也不知道寄出了沒。
每位玩家會拿到像這樣兩張的玩家圖板。
首先是火箭各個裝備的圖板。上半部顯示兩個設備:軌道艙和技術。藍色方格是可以放科學家(方塊)的地方,圓形則是放獎勵標記的地方。這個圖板上的各個設備主要是用來讓你檢測任務時提高成功的結果數量。
左邊為登月艙,右邊為發射台。
左邊為航天學,右邊為動力火箭。
然後是玩家的研究圖板,可以增強各種能力,給予玩家檢測任務或是金錢上等幫助。由左至右分別為:地面控制、機器人、模擬。
由左至右分別為:投資者、情報、保險。詳細的能力規則書裡都有了,不再重複。
這張圖板用拍的不夠清楚,讓我借用一下BGG上的圖。
相當漂亮的主遊戲圖板,當初會注意到這個遊戲也是因為這個圖板的關係,設計得很精緻。用很多MEMO記事,文件的感覺來做視覺設計,我好喜歡。
圖板外圍跑分的圖示。要注意遊戲是從2分開始玩喔。因為每輪遊戲都允許讓你退分數來得到金錢。
遊戲從1963開始,每輪會指示玩家可以從銀行收取多少錢。此外也指示哪輪遊戲,玩家可以用分數換金錢的次數。
然後就是這個遊戲重要的資源部分:科學家。藍色衣服的科學家看起來就鳥鳥的,的確,它們每個藍色方塊除了給你一點研究員點數以外,遊戲結束時還會扣2分,好處是很便宜,遊戲一開始金錢不是很夠用,可以考慮雇用這樣的研究員。
白色的科學家是初級的研究員,能力就是給你一點研究員點數。遊戲中白色方塊數量很多,不用怕被買完。白色方塊也是唯一一種可以同時放在同一個研究能力上的方塊,否則每個能力都要放不同顏色的方塊。
綠色的是知名的科學家,除了給你一點研究員點數外,遊戲結束還會給你3分,幾乎是後期必搶的方塊。(咦,是愛因斯坦嗎?)
紅色科學家是最頂尖的科學家,會給你兩點的研究員點數,不過請這種科學家真的好貴啊,居然要1100萬。
間諜科學家。這種黑色方塊可以放到別的人玩家的研究能力中,也是遊戲中唯一要放到其他玩家圖板的方塊。這種方塊會導致該玩家遊戲結束時扣一分,而自己會得到該玩家的能力。放黑色方塊的針對性很重,如果是很重遊戲勝負的玩家,建議玩之前先了解這款遊戲的這個部分,不然弄到全部玩家都不爽就不好啦!
情報卡的放置區,每張情報卡要用2百萬來購買。
接下來是各個檢測任務的軌道。每個軌道的下方有對應的圖示,如果你自己圖板中該圖示的研究方格裡有研究員的話,可能會再加點數到你的擲骰結果中。每次檢測任務就要擲出骰子檢定任務。假設成功的有三點,則火箭爬到圖中軌道黑色圓圈的第三格,如果在所有玩家都出牌後你的火箭還是停在那個位置,則你獲得該圓圈上的分數,假如是衝到最後一格,則還可以前進登月任務上的軌道一格。
兩種圖示的任務。每個任務每個玩家一場遊戲只能檢測一次,一旦檢測後,就把國旗放到上方長方形方格中。
三種圖示的任務。出任務要花錢的,上面有指定金額。
這裡是登月任務的軌道,一樣遊戲中一場只能進行一次,所以確保你的起始位置有在比較後面的位置再來檢定,火箭會跑比較遠,分數也會比較高。
這告訴我們,如果做好萬分準備再來,你的火箭會衝到月球又繞回地球,獲得高分。
剩餘的配件和盒內來一張。
紙鈔、情報卡、科學家方塊和任務檢測骰。
紙鈔分為1百萬和5百萬,不是很精緻的感覺。
科學家方塊,分別對應不同屬性的研究員能力。
檢測任務的骰子,綠色為成功點數+1點,藍色為0,紅色則是-1。每次檢測任務前要先擲這五顆骰來看基本火箭上升點數為多少。
最後是卡牌的部分。馬上來一張廣告卡。
廣告的背面當然...還是廣告。
情報卡數值1、2、3。數量1最多,2次多,3最少。情報卡可以讓自己的火箭增加上升點數,也可以用來讓玩家下降火箭,要留來讓自己上升還是要表其他玩家得仔細想想。
情報卡的背面。
成功登陸月球!
以上就是這次的開箱,喜歡這些火箭!
目前跑過一次,遊戲性還不錯,只是針對性真的很重,如果表錯玩家會很慘。資金在遊戲中很重要,起初應該透過圖板上的能力來增加一些收入。玩家圖板上研究員方塊的分配是遊戲有趣的地方之一,有時還可能會被別的玩家請來的間諜卡住,沒有辦法再放研究員,是個隨時可能會被打亂計畫的遊戲。另外情報卡的部分是由要檢測任務的左手邊玩家開始輪流決定要不要出牌干擾,此時只會面朝下看到每個人出的張數,ˊ直到最後檢測任務的玩家也出牌後,所有玩家才打開牌面計算數值,會不會被表或是其他玩家間是不是互相欺騙對方,也是遊戲嘴砲和歡樂的部分之一。總體來說,由於限制每輪只能發動一個任務,等到要來發動登月任務已經是遊戲第七輪的事了,我們總會想要準備最後一刻再來衝高分數,這時也進入遊戲最高潮的部分:所有玩家都要搶著登陸月球賺最高分。另外,這個遊戲存在購買情報卡時抽取的運氣成分,如果都抽不到3點的情報卡的確是很悶。
遊戲規則有個部分我覺得蠻奇怪的,就是科學家研究員方塊的數量不會隨著玩家人數做調整,如果是3人玩的情況,基本上不用擔心各種顏色的方塊被拿光,因為都還有剩,不過人多的時候,方塊就很搶手了,這也是我會想嘗試多人遊戲的原因。最後,在遊戲規則不難、遊戲性尚可、主題性佳的情況下,我會推薦這款「1969」,但如果對於配件有高度要求的玩家應該就不太推薦了,尤其是圖板散發的臭味,應該會擊退不少想收這款遊戲的人。
-----------------------------------------------------------------------------------------------------------
遊戲名稱:1969
遊戲設計:Aureliano Buonfino、Andrea Crespi、Lorenzo Silva、Lorenzo Tucci Sorrentino
BGG頁面: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1409/1969
遊戲人數:2-4
遊戲時間:60分鐘
出版公司:Cranio Creations
遊戲配件:
1本規則書
10張玩家研究圖板
5個國家火箭
1個起始玩家標記
1個主遊戲圖板
39張情報卡
40顆白色方塊
10顆黑色方塊
10顆綠色方塊
10顆紅方塊
10顆藍色方塊
40個國家標記(5種國家)
5顆特殊骰
10個獎勵標記
1個輪次標記
-----------------------------------------------------------------------------------------------------------
接著又到了分享時間,分享的是這款遊戲的全彩規則,無私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激起討論,並給予一些建議與指正。請從這裡下載 ← 如果還喜歡我的全彩規則,還請不吝留言支持囉。
全彩規則預覽圖
本規則僅供同好研究使用,請勿用作商業行為,或直接盜取本人翻譯和製作之成果作為他用。
延伸閱讀:2009月球漫遊,相當好看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小柴大真是太威了^^
回覆刪除我又有些問題想問~
1.骰子是綠、紅、藍各兩面嗎?
2.情報卡各數字的張數是多少呢?
感謝回答喔^^
:)
刪除1.3綠2藍1紅
2.1有19張、2有10張、3有7張。這比例不知道怎麼算的。
連骰子都有玄機呀!真有趣^^
刪除情報卡的比例真的好怪呀@@"
甘溫^__^
疑?
刪除19+10+7 = 36
還少3張情報卡呀?
打錯XD
刪除2是13張才對!
感謝^^
刪除小柴大的文章總是這麼豐富!
不推不行呀!!!
之前就深深著迷於【鬼店】詭譎的氛圍,尤其最近看完【鬼店之237號房】後對史丹利庫柏利克的創作更為敬佩套句【鬼店之237號房】導演說的:「我們面對的是智商200的天才,拍電影對他而言剛剛好而已」
回覆刪除【鬼店之237號房】簡直就是【鬼店】大解碼,不然永遠都無法看出【鬼店】暗藏著可能是阿波羅11號的秘密(?)、猶太人大屠殺...
小柴也很應景(笑),馬上就放在1969的文章中,太適合、寫得太精彩了 XDD
找機會一定要重看一次﹝鬼店﹞還有1968年居然可以拍出宛如月球實景的2001太空漫遊 :)
真的太巧合了! 完全不會想到居然是這樣!
回覆刪除2001太空漫遊真的也很精彩!
總覺得最近充滿了正面的能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