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介紹+開箱+規則】Kunterpunkt: Das wuselige Würfelspiel 甲蟲家族:紙筆遊戲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必然的相遇。本格派紙筆的骰子妙用!」 如果你已經厭倦紙筆遊戲,已經可以跳過這篇 (喂),近來比較收斂沒寫那麼多紙筆遊戲了,同時出版社出版紙筆遊戲的量也漸漸減少,但還是不乏有不錯的作品,我自己認為作為一個遊戲類別, 紙筆遊戲絕對有存在必要 ,尤其旅行出門,配件不多好攜帶,方便隨時來一場就已經有優勢。最後,同樣的聲明又再說一遍,部落格裡已經有爆量紙筆遊戲,點選紙筆遊戲的標籤你就會看到過去介紹的文章。 (註:紙筆遊戲可能透過卡牌、板塊或是骰子來驅動行動,因此把這類遊戲總稱「骰寫遊戲」並不是一個非常恰當的名稱。) 這次會有這篇《 甲蟲家族:紙筆遊戲 》(Kunterpunkt: Das wuselige Würfelspiel) 全是一個「必然的相遇」(理由後述)。《 甲蟲家族:紙筆遊戲 》是 TOPP 出版社 (亦作 frechverlag ) 開始桌遊出版業務後的頭幾款遊戲,可以理解桌遊部門還不大,所以推出一些輕級遊戲試水溫。  TOPP  出版社過去多出版家務類、手作 DIY 或是解謎類型的書籍,在德國算是小有名氣的出版社,跨足桌遊可能也是因為解謎書籍的熱賣而有所延伸。桌遊部門成立不久, 和台灣有點淵源的桌遊人 Hilko 就被找進去當編輯 ,台灣有一些卡牌遊戲能順利在  TOPP  出版也是多虧他幫忙,每次桌遊設計師聚會跟他碰面就會聊一下目前出版社狀況。

【開箱+規則+符號卡表】Rats of Wistar 白鼠脫逃記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匠氣十足的遊戲?」 這回介紹的《 白鼠脫逃記 》(Rats of Wistar) 已經是我部落格裡第六款介紹  Simone Luciani 的遊戲 (雖然多數都是他其他設計師聯名設計),喜歡中度到重度策略遊戲的玩家肯定對他不陌生,舉例一下像是《 卓爾金曆:馬雅曆法 》( Tzolk'in: The Mayan Calendar) 、《 馬可波羅遊記 》(The Voyages of Marco Polo) 、《 奧地利大飯店 》(Grand Austria Hotel)、《 偉大的羅倫佐 》(Lorenzo il Magnifico),再到近期的《 達爾文之旅 》(Darwin's Journey),如果你玩過或聽過以上任一款遊戲,那麼你的確可以自豪地說,你在策略桌遊圈裡 (???)。  Simone Luciani  的遊戲幾乎都受到玩家一致的好評,雖然很多款我部落格沒有寫到,但他其它遊戲也是有在玩和關注的,像是去年大熱的《 核子震盪 》(Nucleum),也是一款精采的作品,相當喜歡 「雙頭板塊」 放置的核心機制。 《 白鼠脫逃記 》是一款「完美」的遊戲,但就因為這個完美,讓它成為一個「匠氣十足」的作品。 何謂匠氣?所有玩家想要的,通通都在這裏面:驚奇 Combo 連連 、行動獎勵給好給滿、能力解鎖與引擎建構、卡牌效果豐富爆棚、順位編排與競速搶快、資源千百種讓你算個夠,再加上輪盤、工人擺放、合約目標等常見機制輔佐, 什麼你想到的熱門元素全都在這遊戲裡了 。就好像套用了一個公板和模組,玩家想要,那就全都放進去。設計師  Simone Luciani  身兼出版社編輯,設計遊戲超過十年,各種點子已經都見過,出版社與玩家各自的需求他也懂,要設計一款「完美」的遊戲並不難,但也因為他閱歷豐富,使得這次的《 白鼠脫逃記 》「既豐富又平庸」,機制運作完美但不突出也沒特色。 設計了那麼多傑出的作品,總是要跌一下跤,不然每次出場都鎂光燈全拿哪讓人受得了 (欸,但有人就算跌跤也是鎂光燈全拿 : P)。 延伸閱讀: 【開箱+幫助卡+心得】Tzolk'in: The Mayan Calendar 卓爾金曆:馬雅曆法 【介紹+開箱+規則+心得】The Voyages of Marco Polo 馬可波羅遊記 【規則】Lore

【介紹+規則】Seaside 浪花海岸

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 BGG ) 「浪花、貝殼、海岸玩桌遊!」 上次才剛提到《 菲船長翻船記 》(Captain Flip) 這款入圍  德國年度遊戲獎  (Spiel des Jahres) 的遊戲,該遊戲的特色是 抽板塊後決定要使用板塊的哪一面來產生效果 ,其實更早前已經有一款類似的遊戲在我的關注清單中。即使現在要介紹的《 浪花海岸 》(Seaside) 有相似的機制,但就如過去曾經討論過的,就算有德文版,這樣的 「獨立遊戲」 要進入  德國年度遊戲獎  的評審眼中,實在是太難了;沒有背景、沒有大出版社背後支持,至少到被提名都很困難。特別選在這時候介紹這款遊戲,我認為《 浪花海岸 》在遊戲的趣味性以及主題搭配下,不會輸《 菲船長翻船記 》(當然,《 浪花海岸 》耐玩性還是略輸),這篇就來好好研究一下。 延伸閱讀: 【介紹+規則】Captain Flip 菲船長翻船記 (2024 德國年度遊戲獎小閒聊)

【介紹+規則】Captain Flip 菲船長翻船記 (2024 德國年度遊戲獎小閒聊)

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 BGG ) 「船長,奇怪的角色上船,要翻船啦!」 今年 (2024) 的 德國年度遊戲獎  (Spiel des Jahres) 出爐,在年度遊戲獎上榜的三款遊戲中,發現過去已經介紹過《 追隨達爾文 》(In the Footsteps of Darwin)、《 藍天聯盟 》(Sky Team) ,這次就來補齊《 菲船長翻船記 》(Captain Flip)。顯然地,《 菲船長翻船記 》就是一款看美術會被我跳過的遊戲,因為又是一款看起來 「千篇一律」 的海盜家庭遊戲,看配件已經可以概略想像玩法,因此會想把時間留給其它也許更值得一玩的遊戲。不過遊戲也跟人一樣, 不能「以貌取遊戲」 ,即使是小品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菲船長翻船記 》是一款板塊放置類型的遊戲,帶點成套收集以及抽象解謎 (puzzle) 的元素在其中,規則簡單好上手,三分鐘內的講解就可以開局。 遊戲本身的特色在於一個板塊兩面各有不同角色,每次抽取都可以決定放置哪一面來啟動特定效果以達到最高的分數利益,帶有風險評估 (Push your luck) 的刺激感。 遊戲本身簡單有趣味,不過真 要讓所有人都認識這個這個「簡單」的遊戲其實不容易 ,尤其現在遊戲多到你每天玩三款都玩不完,所以我認為 背後的團隊與行銷才是這遊戲成功的關鍵 。首先這款遊戲由新興出版社 PlayPunk 推出,這是它們第一款遊戲,老闆是 Antoine Bauza (《 七大奇蹟 》(7 Wonders) 設計師) 和 Thomas Provoost (比利時出版社 Repos Production 的創辦人),然後經銷是  A s m o d e e  ,如此強大的出版社背景,加上還放上自己平台的 BGA 讓大家玩,要把一款遊戲推到大眾面前真的比一堆辛苦得要死的獨立出版社要容易得多了。如果這款是由其它默默無名的新興出版社推出,我會覺得 德國年度遊戲獎 才是真的「有品味」,而不是只有「主流出版社」的遊戲才有機會競逐 (但反正這也只是個人 Murmur, 德國年度遊戲獎 本來就是非常的大眾向)。 延伸閱讀: 【開箱+簡易規則】In the Footsteps of Darwin 追隨達爾文 【介紹+開箱+規則+完整劇本+擴充+幫助卡+自製】Sky Team 藍天聯盟 【規則】7 Wonders: Cities 七

【開箱+規則】1902 Méliès 1902 梅里愛的月球之旅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謝謝你,電影大師!混亂中找出片場秩序。」 Looping Games  家的 19XX 系列 ,不讓  Oink Games  佔上風 (?),我都稱為 「小盒策略遊戲的王者」 ,因為它們每一款盒子都不大 (18.5 x 11.4 x 4.0 公分) 卻塞了滿滿的配件,非常緊實。說明書也是如此,僅僅 12 頁,範例圖不少,還兼具故事背景的大量說明,真的很厲害。由於盒子不大,待在架子上比較不占空間,不會注意到,就不會被亂賣 (誤)。 Looping Games  每年一款  19XX 系列 ,今年說的是 1902 年電影大師梅里愛拍攝《 月球之旅 》的故事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部短片可以 從這裡點進來 看),看完之後真的 覺得 120 多年前可以拍成這樣真的太厲害了,如果我是當時的人類,肯定也會覺得這些畫面根本是魔術或幻術。 梅里愛是第一位將 連續剪接 (Continuity Editin) 這種剪輯技巧帶入電影中的傳奇人物;連續剪接分成空間連戲與時間連戲,目的是為了「說故事」,讓故事按照特定邏輯發展,讓人能夠全神貫注的專注在劇情上。雖然《 月球之旅 》是一部默片,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當時在播映這種默片時,多會搭配現場音效或樂隊演奏,有些甚至還會有旁白解說。 封面的火箭撞月球無疑是影片中最經典的畫面 ,象徵著電影發展重要的跨步。現在在《 1902 梅里愛的月球之旅 》(1902 Méliès) 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擔任梅里愛的助理,一起拍出曠世鉅作。

【開箱+規則+自製】Chroma Mix 混色大師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桌上印刷廠,開印!」 許多遊戲會把色彩原理融合在遊戲中 ,例如知名的家庭遊戲《 壁畫大師 》(Fresco) 就用到色彩原理的混色部分,比如多數人都熟知的紅色加黃色會呈現橘色、黃色加藍色會呈現綠色,或是藍色加紅色會呈現紫色等,算是色彩認知的基本常識,這也是多數這類遊戲常見的設計形式, 玩家透過混色出現更強的資源 (基本色彩混出下一階的色彩) 以建構自己的得分引擎。 然而在《 混色大師 》(Chroma Mix) 這款遊戲中,除了引擎建構的體驗以外, 帶給玩家的是更進階的色彩原理與實際運用,並把這個印刷情境與特定的行動有所對應。 你知道印刷必須用 CMYK 而不是 RGB 嗎?你知道如果用 RGB 的色域去印刷時色彩可能會失準嗎? 作為前導知識,印刷必須用 CMYK 就是因為 CMYK 採用 「減色法」 (RGB 為加色法),等量相加的顏料會越加越深,而這裡提到的色料三原色 C (青) M (洋紅) Y (黃) ,通常會用在四色印刷、打印等。其實 CMY 相混就可以產生黑色,但是看起來不是純黑,同時也會很浪費 CMY 三色,多了一個 K (純黑) 是必要的,這也是印刷的基本知識,在遊玩《 混色大師 》的過程我們可以稍微一窺這個原理的運作。 想知道更多? 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 color model)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彩印刷」。四種標準顏色是: C:Cyan = 青色或「水藍」 M:Magenta = 洋紅色或「紫色」 Y:Yellow = 黃色 K:Key plate 因實務上多使用黑色,所以也可以簡單視為 blacK (且可與藍色 B 區別)。此處 key plate 是「定位套版」的意思,印刷時通常用黑色做為標定套版位置的顏色,因此定位套版色是指黑色。( 了解更多 )

【介紹+規則+簡易規則】Harmonies 和諧世界

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 BGG ) 「抽象遊戲新霸主?『立體疊放年』拉開序幕。」 大概每隔 3 年就會有挑戰家庭抽象遊戲的霸主出現,近來越趨頻繁。若不是《 花磚物語 》(Azul) 的成功, 抽象遊戲 很難在桌遊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曾與許多出版社編輯聊過,抽象遊戲在過去真的不是它們出板的首選。如果你還印象深刻,《 花磚物語 》誕生後,類似的遊戲也開始多如牛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後來相當成功的繼承者《 卡斯卡迪亞 》(Cascadia) 或是《 雅典衛城 》(Akropolis),也都流著相同的血液,受到一般玩家的喜愛。沒想到《 雅典衛城 》的椅子才坐熱沒多久,最近剛登場的《 和諧世界 》(Harmonies) 已經開始動搖《 雅典衛城 》的地位? 延伸閱讀: 【開箱+規則】 Azul: Master Chocolatier 花磚物語:巧克力禮盒限定版 + 特殊工廠變體 【介紹+簡易規則】Azul 花磚物語 + 百搭磚塊擴充 【介紹+規則】Akropolis 雅典衛城

【開箱+規則】Maple Valley 楓谷小鎮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用力過度的範例。」 就像人與人的交往,遊戲的包裝、主題、美術風格與配件是它的皮相,在我們深入探索它的「靈魂」前,表層會帶給我們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與想像, 所以我們也會期待它「靈肉合一」,期待的與體驗的不會相差太遠。 難以想像的是, 原來當製作方 「太過用力」 時,期待落差也會跟著提高,今天就要來看一個範例:《 楓谷小鎮 》(Maple Valley)。 雖然沒有任何規定或法則要一款遊戲必須是什麼樣子,但是熟悉  Kids Table BG  的玩家,應該也不陌生它們的營運理念是 以家庭為主 ,雖然後來也有提到它們的遊戲不只是小朋友與大人可以同時享受,延伸到大人與大人間也能玩得愉快,多少有點它們的遊戲是家庭跨度策略的意味。它們希望既是遊戲家庭向,策略玩家也不會失望,那麼近來的 Family + 的遊戲類型 標籤應當會是它們努力的目標,不過實際上體驗過它們最新的作品《 楓谷小鎮 》後你會發現, 它們什麼都要,以致於各方面的投入都達到 120% 而使遊戲定位不明,這是什麼情況?

【介紹+規則】Jokkmokk: The Winter Market 約克莫克冬日市集

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 BGG ) 「看遊戲如何模擬市集重遊。」 有沒有一種遊戲可以讓每場體驗都像是逛市集一般,每次都帶來不同的驚喜、讓你遭遇不同的物件? 《 約 克 莫 克 冬 日 市 集 》(Jokkmokk: The Winter Market) 也許就是一款主題與玩法都朝這個目標前進的遊戲。 去年 埃森展 (2023) 因緣際會拿到一份《 約 克 莫 克 冬 日 市 集 》促銷牌,事後整理行李發現,覺得美術看起來蠻有特色,沒有帶一套回來有點可惜;後來回想了一下, 埃森展 當時因為有更多重要的大作而分心,所以沒有特別關注這款遊戲,最近因為到一些跳蚤市集擺攤才想起要找機會介紹這遊戲。 《 約 克 莫 克 冬 日 市 集 》是一款核心機制採用「 時間軸順位 」(Turn Order: Time Track) 的遊戲,這類的遊戲你應該不會太陌生,假如你還玩過《 格蘭兄弟 》( Glen More)、《 底比斯的遠方 》(Thebes) 或是《 拼布對決 》(Patchwork),這些遊戲也用了相同的機制。 這樣的機制在於順位軌上總是由最落後的玩家先行動 ,同時也在行動時把自己的棋子移到所選行動的新位置,如此一來就又會產生新的最落後的玩家,下一回合會由該玩家行動,依此方式循環直到觸發遊戲結束。除此之外,《 約 克 莫 克 冬 日 市 集 》最特別的一點在於,它們把牌組概念套用進遊戲中,讓每場遊你都可以選擇不同的牌組來讓遊戲的體驗有所差異,就像是每次逛市集,你都能發現新東西一樣。 延伸閱讀: 【開箱+規則】Patchwork 拼布對決

【開箱+規則】Emerge 造島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可惜的反向骰子工擺。」 透過《 北海巡邏隊 》(Beacon Patrol) 結緣,去年 埃森展 (2023) 上,出版社  Pandasaurus Games  的媒體公關非常有禮的邀請寫幾款他們家的遊戲,當時有這款《 造島 》(Emerge) 以及《 狐狸實驗 》(The Fox Experiment) 做選擇,由於《 狐狸實驗 》起初在推出時因為主題觸動「動保」人士的神經,認為這樣的主題作為遊戲不恰當,因此在社群媒體炎上了一陣子,因此當下我拒絕了《 狐狸實驗 》,改而選擇為它們介紹一下《 造島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好像選錯了 : P)。 在完全不了解這款遊戲的情況下,看著漂亮的遊戲美術,我自然是非常期待《 造島 》可以帶來什麼有趣的遊戲內容,然而, 年沒有天天在過,好遊戲也沒有桌桌都中 ,有時侯遇到遊戲性沒那麼高的遊戲時,儘管只是「一次 Game」,我們還是得試圖找找看遊戲的好的部分,欣賞遊戲其它較傑出的面向。 《 造島 》很可惜的,遊戲機制以及體驗上差強人意,不過這篇文章我還是試著找出遊戲中值得討論的點,也許我認為稍差的部分正好是你喜歡的,畢竟青菜蘿蔔,每款遊戲一定會有它的受眾的。 延伸閱讀: 【介紹+規則】Beacon Patrol 北海巡邏隊

【開箱+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Special Edition 勃根地城堡:特別版 + 葡萄園擴充

圖片
(部分圖片來源: BGG ) 「那個一直陪伴著你的遊戲。」 每個桌遊人心目中總是會有幾款重要的遊戲,那些遊戲很可能是剛接觸桌遊玩的頭幾款,或是跟特定的人時常開的遊戲等,那種無法取代的特殊情感熟與親密性,每每在這樣的桌遊開啟時帶來無以名狀的情緒波動。對我來說,《 勃根地城堡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會是其中一款我認為對我來說有特別意義的遊戲,不只是因為喜歡遊戲的設計,它還標誌著過去某段玩桌遊的美好時光; 它一路陪伴你,直到現在有了新的樣貌。 《 勃根地城堡:特別版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Special Edition) 是《 勃根地城堡 》的最新演化,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遊戲,它過去還曾出過《 勃根地城堡 (Alea 20 周年紀念版)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20th Anniversary))、《 勃根地城堡:卡片遊戲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Card Game) 、《 勃根地城堡:骰子遊戲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Dice Game),以及《 托斯卡尼城堡 》(The Castles of Tuscany) ,如此多的相關作品,可以說是目前  Stefan Feld  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延伸閱讀: 【規則】The Castles of Tuscany 托斯卡尼城堡 【開箱+盾牌擴充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20th Anniversary) 勃根地城堡 (Alea 20 周年紀念版) 【開箱+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Dice Game 勃根地城堡:骰子遊戲 【開箱+摘要規則+幫助卡】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Card Game 勃根地城堡:卡片遊戲 【介紹+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Card Game 勃根地城堡:卡片遊戲 【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4th Expansion 勃根地城堡:第4擴

【開箱+規則】Regroup! Chicken Army 上啊!瘋雞小隊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機制引導的歡樂波動。」 《 上啊!瘋雞小隊 》(Regroup! Chicken Army) 是我有次在德國桌遊網購,為了湊免運買的一款小品,當時沒有做太多功課,只想著湊到數字就好,沒想到仔細研究一下發現是 寶藏遊戲 。當時我就好奇了,一款純卡牌的墊檔小品評價要到 BGG 7.6 以上 (截至文章發布), 會是一款怎麼樣的遊戲? 這類小品多半運氣高、娛樂為重,評價有到 6.5 就該偷笑,所以這樣的評價時在好奇,乾脆直接把《 上啊!瘋雞小隊 》打開來玩一場,體驗後就可以明白受歡迎的點在哪。 《 上啊!瘋雞小隊 》是一款「 卡牌疊放 」(Partially overlapping cards) 類型的成套收集對戰遊戲,這類遊戲與板塊拼放遊戲的不同之處在於, 卡牌的厚度小,可以在疊放時不留下太高的縫隙而導致不平衡,物理疊放的限制較少,因此疊放的方式比起一些板塊拼放遊戲在堆疊時更有彈性。 過去這類的卡牌疊放遊戲已經多如牛毛,比如比較策略一點的《 拼接歷史 》(Patchistory)、迷你盒系列的《 馬兒兜圈圈 》(Circle the Wagons)、單人玩的《 果園 》(Orchard: A 9 card solitaire game) 等,都有很常見的卡牌疊放機制,而且這類遊戲多半是玩家疊放後根據符號相鄰來計算獲得的資源或分數,但在《 上啊!瘋雞小隊 》中,這些符號的拼接與收集,被轉化為攻擊對手與防禦對手攻擊的元素,並在發生作用時帶來 「高頻的歡樂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