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開箱+規則+心得】Galileo Galilei + Edmond Halley Promo 伽利略 + 哈雷促銷角色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BGG) |
「觀星的浪漫,美術與機制的優雅交織。」
埃森展開始前,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埃森名單,這全都是為了在展覽期間「茫茫桌遊之海」中至少有一些定錨點,然後期許在停靠站之外偶遇一些海中的驚喜。隨著新遊戲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大,我還是秉持我的三大名單原則:主題與亮點機制引起我的共鳴、美術有符合我的審美,以及社群評價 (設計師、出版社、媒體討論等綜合評價),這三點都有達到的,全都會先列進名單中。然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就是我今年的名單中的第一位,媒體日上,一衝進去就到出版社 Pink Troubadour 報到,然後大聲對它們說,你們的遊戲是我今年第一個想要了解的!
《伽利略》有非常多我喜愛的點,玩過後更是覺得,這麼富有內涵的作品當然不能被埋沒。若要簡要提三大我認為這遊戲很棒的點,我會說:它有溫潤漂亮的美術與平面設計、反映當時代人文、宗教、科學發展的遊戲內容、聰明且優雅的機制。簡言之,你會覺得它是一款「表裡如一」的遊戲,就像一本有著美麗插圖的歷史書,從無形到有形的、機制運作到視覺呈現,全都搭配的恰到好處,從遊戲過程就可以「讀出」設計師與編輯的用心。
今年開始,你不能不認識 Tomáš Holek 這位捷克設計師,要說他是今年埃森展 (2024) 最出風頭的人物之一也絕對不會錯。不知道是不是出版社都講好了,今年同時在埃森展釋出他的三款初試啼聲之作,且全部都叫好叫座!
《尋找地外文明》(SETI: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由大家很熟悉的 Czech Games Edition 出版,根據出版社說法,這款遊戲在埃森展堂堂賣出了 3000 套,以一套約 60 歐來計算,整個展覽就進帳 630 萬台幣!非常驚人。然後第二款《夢幻茶園》(Tea Garden) 則由另一個捷克出版社 Albi 推出,現場試玩座無虛席,最後也是完售。最後就是這次要介紹的《伽利略》,由新興出版社 Pink Troubadour 推出,同時也是埃森展前的玩家熱門排名前 10。
三款裡面,媒體日上有跟出版社交涉會開箱並為它寫評論的是《伽利略》,原因很明顯也很直白,三款裡面主題和美術我最愛它。Albi 過去推的遊戲評價都普普,對於它們編輯的選品眼光沒有太多把握,加上茶園主題和美術都是比較主流的,就先跳過。主題上,《地外文明》和《伽利略》相似,不過《伽利略》探討天文歷史的主題更得我心,當然,有時間也是會想研究《地外文明》,遊戲這麼多,我們不要急。
三款新遊戲裡面就有兩款天文有關的作品,可以想見設計師是真的很喜歡這樣的主題,也對這樣的主題有深入研究。光從上圖作者分享的《伽利略》發想過程,就可以知道他真的有做足功課,遊戲裡會出現的角色:伽利略、克卜勒、布拉赫、哥白尼等都在他研讀的書本資料裡面了。此外右上角可以看到,他因為天文望遠鏡的觀察與運動方式,啟發了遊戲中的核心輪盤機制,真的相當有才!
基於現實與史實的作品,向來就比較能引起我的共鳴,可能是某種務實個性,覺得這樣的遊戲我比較有帶入感。另外就是如果遊戲採用的是手繪作品或是視覺上比較有手感的風格,作為也是一位美術創作者,那是我大大大大的「刺點」,好感度瞬間加 10 倍。上圖可以看到繪師手繪《伽利略》的圖,溫潤樸實的水彩風格,在現在 AI 過於精緻的美術大舉入侵之下,還能看到有人堅持手繪,非常需要鼓勵。
《伽利略》不只是插畫的部分漂亮,平面設計也有下過一番功夫。我會說,一個好的作品是美術能夠讓人從視覺就進入那個時代,很多當代作品太過追求主流的過份精緻美術,而捨棄了遊戲時代背景的融入,非常可惜;在《伽利略》中,無論是用泛黃的紙作為基底、水彩風格繪圖,還是手繪星座線稿等,全都大加力度在確保遊戲中能夠帶來當時代的氛圍,讓玩家更沉浸在那個世界中。當然這裡更好的作法是,當代審美也沒有完全摒棄,可以看出平面設計的部分有一定的功力,讓當代的簡約平面視覺也能夠完美的詮釋在遊戲中。
我說:紙在桌遊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所以所有更貼近紙的質地的操作,都在使遊戲變得更好。
(後期版本,套用正式美術前的原型) |
既然主題就是《伽利略》本人,那麼遊戲本身到底和伽利略的相關性在哪裡?《伽利略》的背景其實是藉由這個人物作為起點,並串起所有當時同時代的傑出科學家,一同為天文學的特定時段歷史透過觀星的過程,呈現出人文、宗教、科學的發展與進程。為了讓伽利略這個角色更加鮮明,底下是我歸納的五個偉大事蹟,同時有很多點也與遊戲內容有關:
◎ 改進望遠鏡:伽利略沒有發明望遠鏡,但他對望遠鏡進行了重大改進,使其放大倍率更高,並用它進行了天文觀測。遊戲中玩家用望遠鏡來選擇行動。
◎ 發現木星的四顆大衛星:他觀察到木星周圍的四顆衛星(伽利略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這是首次有人觀測到圍繞其他行星運行的天體,證明了地心說的錯誤。封面採用木星和四個衛星就是這個原因。
◎ 支持《日心說》:伽利略是哥白尼日心說的重要支持者,透過觀測金星的相位變化證實了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這在當時是顛覆性的。哥白尼也是遊戲中的角色之一,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能力。
◎ 慣性原理:他提出了慣性原理,指出物體會保持其靜止或運動狀態,除非受到外力作用,這為後來牛頓的運動定律奠定了基礎。
◎ 自由落體實驗:伽利略挑戰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證明了不同質量的物體在真空中會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推翻了長期以來的錯誤觀念。
(在媒體日上拍攝的全貌) |
話題回到《伽利略》,它是一款類輪盤的遊戲,主要操作都在玩家圖板的天文望遠鏡。玩家每次輪到回合都會轉動天文望遠鏡 1 到 3 格,並根據選擇的格子執行該格上面的行動,然後移超過範圍,就會再移回起點,這裡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輪盤,只是特別的點在於,望遠鏡指向的行動會有所改變,而不是固定不變,就這點的改進上,輪盤行動選擇變得更為動態,策略深度也提高更多。
我尤其喜歡設計師把「宗教迫害」這段加入遊戲中,讓這段成為遊戲中的另一個重心,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凌駕於遊戲之上,因為遊戲一開始玩家就已經感受到這一層威脅。這一段的歷史簡單帶過就是:伽利略因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運行) 而被視為異端。這與當時天主教會的《地心說》(萬物繞地球運轉) 教義相違背。1633年,伽利略因為宣傳《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審判,並被迫公開放棄他的觀點。最終,他被判終身軟禁,但他的科學研究和觀點對後來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許當時伽利略真的無法做什麼來改變他的命運,但玩家在《伽利略》中,卻有機會平反,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寫自己的歷史?
事不宜遲,開箱!
遊戲封面,不是那種老套的大頭封面,很喜歡!仿舊的質感更讓人一看就進入那個時代氛圍,在這個 AI 審美橫行的時代,能夠不跟隨主流真的要給 100 分。
為什麼木星在封面上?我想前面的小介紹應該很清楚了吧。
有玩家展示一連貫的盒子展開圖,超級美的!我應該會在這篇開箱不停讚嘆它的美術和平面。
盒背,配件很大很清楚,非常吸引人,配件列表和介紹也都有,及格。遊戲可以 1-4 人玩,一場約 60-130 分鐘。我們是玩三人局,加教學也快兩小時。
說明書,質感很不錯,紙質有特別選厚磅數,霧面但不會卡手。
說明書內頁,我覺得編排的很清楚,只是右側那欄的範例跟左邊的敘述有時候沒有同步,看的時候會跳來跳去的。已經算是圖片很多的說明書,但有些細節還是不太清楚,需要新一版的規則書。
紙板,總共有三大張,跟說明書一樣是霧面質感,紙質蠻硬的 (耐用),加分。
先戳下來的是起始玩家指示物 (天文望遠鏡)、每位玩家的彗星指示物 (正面顯示 1、背面顯示 2,遊戲中可以讓玩家減免骰子費用)、象限儀指示物 (分成 1 與 3,可以用來做各種免費行動)。
大學級距板塊,遊戲中會隨機選用 4 個,這裡是玩家會爬軌競爭的地方,爬越高,特定項目的分數倍數就越高。下面則是玩家待會要裝到個人圖板的天文望遠鏡。
大學級距板塊翻面,BGG 上有討論說這一面的分數倍數印錯,少了乘號,雖然不影響遊戲,但還是很希望收到正確的版本......
上排是每位玩家的 6 種行動板塊,下方黃色則是升級 (翻面) 後的行動。遊戲中玩家會不停使用這些行動板塊,稍後會再說明。
下排六個正面是目標板塊,每場遊戲會隨機選兩個來用。
目標板塊翻到背面就變成學校裡的各個研究科目了,這些科目會放在級距板塊上,玩家爬越高,代表該科目計分倍數就越高。遊戲的符號還算直覺,遊戲開始前介紹一下會比較好記住。
天文學家登場!由左而右分別是伽利略、哥白尼、克卜勒,以及布魯諾。除了最後一位以外,其他三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自然課有沒有學好?: P
如果沒有要玩進階遊戲就使用這面,角色最下面可以讓玩家放置象限儀指示物,上面則是有免費行動的摘要列表,分別是花費 1-4 個象限儀指示物分別可以做哪些免費行動。
如果把角色翻面就不一樣囉,每個人都有自己厲害的能力!是說我們這場遊戲用了前三個,覺得伽利略的能力也太雞肋......強弱好像不太平衡。
這些角色進階能力會用到的配件。有新的地窖區塊 (布魯諾專用)、圖書館幾何板塊 (哥白尼專用,可以蓋住一些圖書館中比較爛的格子),以及特殊行動板塊 (克卜勒專用,超強)。
單人遊戲配件,這角色是第谷·布拉厄,原來是克卜勒的老師呢。
單人遊戲不太有興趣,交給喜歡單人遊戲的玩家朋友自己研究啦。
接著是玩家圖板,上下分別是正反面,此外還有安裝天文望遠鏡的鉚扣。左邊則有黏圖板的貼紙。
一開始想說要這個黏黏的貼紙要幹嘛,原來是要把圖板「增厚」,方便玩家推移放在這上面的行動板塊 (才不會歪掉)。按照說明把圓圈處貼好貼紙 (其實比較偏黏膠,許多雜誌會用這個來黏贈品),貼好後就闔上壓緊。
貼好黏膠以及裝好天文望遠鏡的圖板,可以看到圓弧那裏有一點厚度,可以讓行動板塊好好的在這個範圍移動。天文望遠鏡就是這個遊戲的驅動,其實這裡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圓盤」,只是玩家必須自己撥回起點。
遊戲主要圖板,最右邊是大學以及下方的法庭,左邊則是玩家可以觀察的星空,星空下方彗星之書,當玩家使用彗星兩次後,就可以把彗星放到這裡拿一些不錯的獎勵。
盒內風景,裡面有一包骰子、兩包木製配件,以及一包牌。
觀測骰,遊戲中玩家會用這些骰子來觀測天體或星座,根據天體和星座所需的特定顏色骰子與骰點,玩家會想辦法收集想要的骰子來達成。遊戲中骰子不會骰動,只是用來當作資源的「計數器」。
數字旁的點點只是用來當作色盲標記,可以讓有色盲的玩家清楚辨識。不過我自己是覺得有點多此一舉,因為可以從黑色數字 (黃骰)、深色骰底 (紅骰)、色調相近 (藍骰) 來辨別骰子顏色。
所有的木製配件倒出來。最上面是審判員,玩家有得到的話就要把它們放到自己的地窖裡。
其餘木製配件,由於每位玩家都一樣,選紫色的拍來說明。左邊是分數標記 (星星),翻面可以從 100 分開始計。U 那個是目標指示物,有達成特定目標就會放到目標的「成就殿堂」計分。
書本每位玩家有 4 個,會放到自己圖板的圖書館區,主要是用來爬發現牌構築的四條軌道。然後是大學指示物,每位玩家也是有 4 個,會放到級距圖板底部,讓玩家用來爬軌。米字星是星座指示物,每位玩家有 7 個。最右邊是聲望指示物,遊戲一開始玩家的聲望是 -3,玩家需要想辦法說服審判員,讓它們站在你這邊,以使聲望慢慢調回正數。
卡牌可以分成 I、II、III 個階層。左下角彗星設置的說明,不知道是不是說明書忘了加上,所以另外印一張牌說明。下排右邊有行動板塊摘要,翻面則是目標與科目板塊列表。
攤開發現牌,超美的牌背!每一張都有一個星座,而且是手繪的,好喜歡。最下面有圖書館會用的格子,每張牌都有 4 格,裡面會有一些獎勵。
層級 I 的發現牌,太美、太美!(激動)。水彩畫風的星球圖,那個溫潤質感心臟爆擊,筆觸可以細細品味,太喜歡了。
每張牌都分成主要天體和星座兩個部分。左上角的勛帶就是觀察主要天體需要花費的骰子點數以及會得到的獎勵。下方則有觀察星座需要的骰子點數以及獎勵。主要天體與星座主要差在主要天體的骰子都要兩種顏色的骰子混搭。比如綠色 8,玩家可以用黃骰 4 加上藍骰 4 來達成。
層級 II 的發現牌,一樣心臟再度受到爆擊,太美 (大叫)!牌的最下面一樣有圖書館會用到的格子。
層級 III 的牌,所需的骰子點數更高,但分數回饋也很驚人。
發現牌的正反面都有圖書館會用到的格子,但遊戲中只有上圖這面才算是天體,計分時,圖書館裡不是這一面的都不算是天體喔,因此要記得正反面放好。
接下來就是現場額外販售促銷角色:哈雷先生!它有自己的特殊彗星,可以減免更多骰子費用。
翻到背面,哈雷先生的彗星能力更加強大。我自己是覺得這個小促銷,乾脆就埃森展限定贈送,讓先支持的玩家有個小禮物,沒想到出版社還要以 5 歐價格來賣它。也許成本真的有差這麼多,需要用這個小促銷來補足,只能說...尊重出版社的選擇。
居然忘了拍!遊戲中還有附一個立架,可以把起始玩家標記立上去。不過這個是一個破壞型立架,塞進去再拔出來就會破損,因此塞好就不能反悔囉。
以上是這次開箱。底下來看看玩起來到底怎麼樣!
遊戲設置好,準備開玩啦!每個人拿到自己的圖板,隨機擺好六個行動板塊,並拿取三顆骰子 (紅黃藍,並調到 1 點),然後放置自己的 7 個彗星和 7 個星座指示物,隨機拿取一個角色,這樣就可以開始囉。在場的都老手,我們就直接用進階的角色能力了。
場中央圖板在右側的大學隨機放置四個級距板塊、科目,以及目標 (並放上玩家對應的指示物),然後翻開六張發現牌,放在左側的展示區。遊戲開始!
遊戲會持續進行,直到牌庫耗盡時會觸發遊戲結束。從起始玩家開始玩家輪流進行回合,輪到回合可以往順時針方向動天文望遠鏡 1-3 格,然後根據指向的行動板塊執行行動。行動分成固定行動 (深色) 以及行動板塊 (淺色) 上的行動,玩家可以自己決定要啟動的順序。此外還有免費行動可以透過花費象限儀來啟動。
上圖可以看到我把望遠鏡指向這個行動,這可以讓我加一顆骰子 (固定行動,我決定拿黃骰),並增加每顆黃骰 1 點 (行動板塊上的行動)。要注意的是,多數行動都有斜線分開兩種不同的行動,必須選擇一種執行。執行完後,我有兩顆 2 點的黃骰了!
固定行動有以下這些:
◎ 觀測
◎ 獲得一顆骰子 / 演講
◎ 發現一顆彗星
◎ 升級
◎ 觀測 / 獲得一顆骰子
遊戲最主要的行動就是觀測,觀測什麼?主要天體或是星座!上圖是觀測主要天體的範例。觀測這顆星球需要 6 點的橘色 (卡牌左上角),我必須使用一顆紅色及一顆黃色來湊出橘色,且兩顆骰子點數必須達到 6。你也可以多顆合併,但紅色、黃色都至少要付一顆,多的點數會捨棄。
如果你付得出來,觀測成功!你可以獲得分數和獎勵,以上圖為例,可以獲得 5 分 (星星符號),以及增加一位審判員 (算是負面的),這是因為有時候你可以得到很多分數,但會引來教宗的懷疑,增加審判員有可能會讓你扣分,不可不慎!
因為可以走 1-3 格,你要一格一格慢慢走也不是不可以,但真的全看你當下的行動規畫進度而定。如果你指到上圖這一格,這一格可以讓你升級板塊 (齒輪符號),以及拿一個象限儀指示物。升級板塊要怎麼升?直接把你想升級的行動板塊翻到背面即可!翻到背面的板塊更強,會以黃色底作為提醒。
有時候觀測天體或星座時,骰子點數不夠用怎麼辦?這時候觀測彗星行動會幫助很大。當玩家有觀測彗星,就會把自己的彗星指示物放到中央圖板上,一開始會以 1 那面朝上,代表玩家觀測時可以把骰子點數需求減少 1 個,非常實用。如果有用過,彗星就會翻到 2 那一面,之後可以減免 2 個!如果已經是在 2 那面,再使用的話,就可放入有多種獎勵的彗星之書頁面了。
遊戲其中一個相互競爭的地方:大學級距軌。每個級距只要玩家有執行大學演講的行動,玩家就可以把自己的大學指示物往上推一格,並立刻得到右側顯示的獎勵 (有的話)。此外,推越高,玩家該類型的科目就會計越高分,基本上走到頂就是 3x,某個項目分數乘三倍的意思。攸關玩家是否有額外計分,真的很需要好好規畫走一下。
等了好久,終於轉到剛剛升級過的板塊!這個板塊可以讓我藍色骰子都增加 2 點,或者說服審判員兩格。遊戲中審判員只要有被說服,玩家的清理階段審問就會開始。審問非常可怕,因為它會根據你的審判員所在位置去增減你的聲望,你的聲望又攸關你的分數,一定要注意。上圖我是選了兩顆骰子加 2 點,所以圖中的藍骰都變 3 點了。
遊戲中的另一個引擎構築小遊戲,就非書本推軌莫屬了。遊戲中玩家觀測主要天體後就會把牌拿回來放在自己的圖書館。每張發現牌的底部會有 4 格,玩家需要把它們放在右側,使每張牌的 4 格都顯露,如此一來每得到一張發現牌,就像是創造了圖書館的軌道,可以讓玩家的書本指示物移動。
遊戲中會透過「寫作」的行動來移動四個書本,每個書本都會橫向往右移動,每移動一格就會得到該格的獎勵,這就像是,你的圖書館裡有很多書,一一閱讀過後,你就會得到豐富的知識!
彗星真的超級好用,不知不覺就派了好幾個上來。只要是本來已經翻到 2 那面的彗星,你又用它來減免觀測的費用,那麼它們就會如上圖這樣,被放到彗星之書的頁面上並得到獎勵 (你自己選擇)。
觀測主要天體已經會了,那麼觀測星座呢?遊戲中玩家一個行動可以選擇觀察一個主要天體,或是 2 個星座。星座的費用相對單純,只要支付圖中對應顏色的一顆骰子 (點數需足夠或者可以使用彗星減免),就可以把自己的星座指示物放上去。放置星座指示物的好處是非常立即性的,只是玩家必須選擇從哪一格拿取星座指示物。上圖可以看到紫色玩家蓋住兩個星座並得到顯示的獎勵。
遊戲慢慢進入中期,玩家也開始針對最上面的目標,以及大學級距板塊的科目算分努力。大學級距板塊比較是長遠的規劃,因此玩家必須邊玩邊按照自己的進度決定要推向四個計分條件的哪一個。要讓每個級距板塊都推到底是不太可能的,挑選其中兩條路線來走就已經很厲害。
遊戲的一大重點來了!可怕的地窖,用來審問玩家。基本上,審判員一拿到時就會放在最左邊那格,然後玩家要想辦法把它拉到最右邊那格,這個拉的過程稱為「說服」,你每有一次說服,就會把審判員棋子往右移動一格。
移動到最右邊是理想狀態,因為這樣在審問時,每個審判員都可以讓你的聲望 +1,代表它們被你說服成功。由於一移動,該回合清理階段就會進入審問,所以每次都要仔細考量,什麼時候該移動審判員。如果有移,就要一鼓作氣移動到底,否則停在其它格上都是負分。
要讓聲望完全脫離負數還真有難度,我們遊戲都快進入後期了,還沒有任何玩家達到正分。一方面我想也是因為對於審判員以及審問的機制還沒有深入了解,導致這個部分的決策有所困難。這是為什麼說明書裡建議玩家把象限儀指示物留來說服審判員,因為這個免費行動可以讓你動審判員兩步,算是很強大了。
圖中可以看到有好多彗星在中央圖板上 (圖板上下左邊)!要注意的是,觀測天體和星座時,不能用其他玩家的彗星減免喔。遊戲中後期開始,大家瘋狂使用彗星,這是因為彗星之書的頁面數量有限,想要拿的獎勵也有限,這裡有一點競速成分在。
隨著遊戲進行,我的地窖裡四個審判員都被我移到最右邊了!這代表之後有審問的話,我的聲望會往右移動 4 格 (因為都在 +1 的那格上),如果不幸在左邊前三格,聲望就可能會往左移動。
因為成功管理審判員,我在審問時都讓我在法庭裡的聲望軌往右移動 (即往正分的方向移動),遊戲結束時,我的聲望會讓我得到 3 分。其實依照遊戲進度,每兩三個回合就增加一個審判員到自己的地窖是適當的,因為你最終會把它們移到最右邊的正分區。但如果你一個回合就增加兩到三個審判員,一有說服的行動發生,這些審判員你來不及移到最右邊,全部都會給你負面的聲望,超級爆炸!
遊戲在牌庫耗盡時觸發遊戲結束!但我們是透過觀測星座所得到的發現牌獎勵,而觸發遊戲結束的。規則書裡原本是說,當最後一張從牌庫放到遊戲圖板後結束,但跟出版社確認過,透過各種效果拿取牌庫裡的最後一張牌,也會觸發。
遊戲結束,沒有人到達 100 分,而且玩家彼此的分數差距不少 (都差在 10 分上下)。第一場還在熟悉規則,分數落差大可以想見,尤其對於審判員的操作,很吃腦力運算,幾乎沒有算好時機就是鐵定落後,非常殘酷。要說這是一個很難後追的遊戲,可以說是,不過應該說,每個人都很有可能無法處理好遊戲本身「對抗玩家」的解謎 (Puzzle) 機制 (審問的部分),玩家得時刻找出最佳解,相當不容易。
樸實無華的歷史題材,手繪美術相得益彰,是時代氛圍的絕佳呈現,透過機制詮釋的內容,是機制設計師、繪師、平面設計師的內涵交織;機制與美術兩者都表現如此傑出的作品很多,但讓人感到渾然天成的很少,機制與美術的「質地」如此相近,實在少見。這是一款你會想要留在架上的遊戲,是你桌遊櫃裡一本珍貴的天文書。
從機制來看,輪盤系統過去已經在多款遊戲見到,不過指針輪盤本身搭上板塊自己也在轉,則創造出一種新的動態,創造行動規畫截然不同的體驗。因此,行動板塊的推進順序以及指針 (望遠鏡) 移動的搭配成為遊戲中第一個非常爆腦的部分,多計算後幾個回合可能的行動組合會是玩家的挑戰。然後就是玩家喜歡的引擎構築部分,實現在玩家的「圖書館」建構,每次玩家得到發現牌,牌上的四個格子逐漸堆疊拼接,就會形成 4 條獎勵推軌,可以讓玩家透過移動軌道上的書本來得到立即獎勵,可以說是一個動態性的「儀錶板」,享受構築的玩家會很喜歡。
另一個非常傑出的機制落在地窖的審判員,這部分也反映歷史上真實的宗教對科學的迫害,遊戲過程完全可以感受到那個壓力與緊迫,真的很喜歡;由於玩家每次有「說服」(即移動) 審判員時,當回合就會進行審判,因此玩家如果囤積太多審判員在第一格 (扣最多分),就會導致可怕的下場,因為那代表你得一個回合就全力把它們往右移到扣比較少分或不會扣分的地方。這裡創造一個玩家始終無法擺脫的解謎難題,你總是得要想辦法一個回合連擊出許多移動審判員的行動,真的是超大的挑戰。如果成功,也會反映在分數的落差上,我會說,處理不好的玩家真的就等於無法後追了,是一個容錯率比較低的遊戲。
遊戲的互動上,和多數絕佳的策略遊戲一樣,每個行動環環相扣,主要取決在你的短程與長程規劃,比如大學級距板塊的推軌屬於長程,可以在滿足觀測天體、星座這種短程競賽的過程來慢慢達成。短程的目標通常落實在玩家之間的競速互動,好東西不是你先拿就是我先拿 (廢話),這款遊戲仰賴玩家爭先取得各種好處,例如先觀察有較多獎勵的主要天體和星座、先完成成套收集類型的主要目標、先取得彗星之書上的特定獎勵等,是一種比較間接的互動,喜歡有直接干涉核卡位的玩家,可能會覺得這款還是偏單機。
遊戲機乎沒有太大的運氣成分,幾乎只有玩家之間互動的順位影響,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攤在陽光下,沒有什麼隱藏資訊。唯一比較有運氣的地方在於發現牌的揭露,可能會立刻翻出接下來的玩家當下就可以完成的天體或星座。不過這遊戲基本上很難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每次觀察天體都需要累積資源,這需要時間規劃,很難真的一下就達成,除非你的資源高到什麼都可以完成。在這遊戲中,骰子用來當作資源計數器,這是我覺得稍嫌可惜的地方,期待丟骰子並用骰子來做行動的玩家可能會有所失望,因為我當初也以為是一款新的骰子擺放遊戲。不過骰子作為計數器再加上顏色系統,這就有新意囉,比如玩家要觀察橘色 8 的天體,玩家就得花費加起來至少 8 點的紅骰與黃骰來達成,骰子組合也帶來小小的謎題。
另外想要特別提的是彗星的輔助角色。遊戲中很妙的可以用彗星來減免觀測天體的費用 (也就是骰點可以少沒關係,只要加上彗星有達到就可以);彗星剛用的時候可以扣需求 1 點,再用第二次可以扣 2 點,最後就會落到彗星之書的區域,可以讓玩家選擇彗星之書其中一頁想要的獎勵 (先搶先贏)。這裡,彗星的移動與落下,彷彿連結到彗星運動的軌跡,並為玩家帶來越多的期待堆疊,看著彗星逐漸帶來更多的滿足,就更愛這遊戲一點。
我認為這遊戲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也在於主題貼合度的部分。儘管它真的就是一款非常歐式的遊戲,但從遊戲的配件、視覺設計、區域規劃等,都可以看出設計師想要讓機制更貼合主題的細節。從天文望遠鏡的上下移動到發表演說的大學、呈現宗教迫害的地窖等,我們很容易找到與各個歷史環節相對應的部分,唯一比較抽象的地方在於三色骰子用來觀察天體,這個真的就很難有什麼主題上的對應了 (當然,出版社的說法是這裡可以觀察到的天體各種顏色與亮度),因為實際上「星等數字越小代表亮度越強。」也就是星等越小越容易被觀察到,正好與遊戲中需要越來越大的骰點相反,也或許反過來看,骰子代表的是望遠鏡的功能,越大點數才能發現所需點數更的天體,這部分就是看玩家的理解來讓遊戲更有帶入感一些。
最後,我會說這是一款賣「設計師的浪漫」的遊戲。在成為遊戲設計師之前,每個人肯定有在不同的領域發展,只有遊戲這一項興趣是很難做出遊戲的內涵的,尤其是某個領域、文明時段或專門類別的遊戲。當然,也有很多「先機制後主題」的設計好例子,這種情況就是要花更多時間去研究特定的領域,無論這款遊戲是哪一種情況,你都可以感受到設計師是真的很愛這個主題,而且非要讓這個機制在這個主題運作不可,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綁定」,如果你在遊戲過程也可以感受到這個「隱晦的熱情」那麼你也能得到設計師的浪漫吧。對於小小天文迷如我, Tomáš Holek 的另一樣叫好叫座的作品《地外文明》之後也會研究一番,只是基於個人審美,《伽利略》非得先寫不可,它沒有最完美的機制,但絕對是最完整、最渾然天成的作品。
遊戲摘要規則
遊戲名稱:Galileo Galilei
遊戲設計:Tomáš Holek
1 本規則書
-----------------------------------------------------------------------------------------------------------
遊戲背景
歡迎來到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在這個時代,歐洲迎來了新的科學思想。學識淵博的天文學家們從單憑肉眼觀察星空,逐漸轉向使用最早的望遠鏡進行觀測。加入他們,體驗這場令人驚嘆的天文觀察吧!然而,你們必須小心行事 ─ 教會依然密切關注著你們一舉一動,這是因為,異端思想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歡迎來到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在這個時代,歐洲迎來了新的科學思想。學識淵博的天文學家們從單憑肉眼觀察星空,逐漸轉向使用最早的望遠鏡進行觀測。加入他們,體驗這場令人驚嘆的天文觀察吧!然而,你們必須小心行事 ─ 教會依然密切關注著你們一舉一動,這是因為,異端思想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遊戲介紹
這是一款關於在繁星點點的星空中發現天體的遊戲。你將扮演一位歷史人物,努力成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天文學家!但觀測星空並不是唯一的獲勝方式 ─ 撰寫你的發現並在大學演講也是取得成功的途徑。
遊戲的基本機制是移動你的望遠鏡,以選擇你每回合的行動。行動可以讓你觀測天體、在圖書館撰寫文章、在大學演講,並獲得其它優勢。你的進度將由圍繞遊戲圖板的分數軌上的勝利分數來衡量。最近有觀測星空的玩家先開始遊戲,然後按順時針方向輪流進行回合。當最後一張發現牌放到遊戲圖板上時,觸發遊戲結束。完成當輪並確保每位玩家都進行了相等的回合數。然後玩完最後一輪,並計算你們的分數。擁有最多分數的玩家獲勝!
回合流程
每回合進行以下三個階段:
01 移動階段
你的回合一開始,把你的望遠鏡往前 1 到 3 格。如果你抵達星空的最後一格 (升級行動),且還有剩餘的移動格數,你可以再繼續移動。從沒有打叉的第一格繼續移動 (觀測行動)。望遠鏡只會往前並往星空的方向移動,不會往後移動。
移動階段範例
一旦遊戲開始,望遠鏡不會指向星空最低的兩格。望遠鏡必須往順時針方向朝星空剩餘的部分往前移動 1 到 3 格。
如果你想要把望遠鏡移超過升級行動,它會移到最低沒有打叉的那一格。
在移動望遠鏡後,你可以選擇要先進行哪一個行動:固定行動 (深色) 或移動行動 (淺色)。
註記:當挑選一個行動時,試著把它稍微滑出行動隊列。這有助於提醒你在清理階段時把它移動到星空的最底下那格。
02 行動階段
03 清理階段
這個清理階段期間,你會把你的行動板塊轉動 1 格、從彗星之書獲得獎勵、受宗教裁判所法庭審問,以及檢查大學成就。
星空的每一格有一個固定行動 (深色),以及一個移動行動 (淺色;行動板塊)。行動階段期間,你可以根據你的望遠鏡指向的格子執行任一行動。你可以選擇執行這些行動的順序。
此外,你可以花費象限儀指示物以執行免費行動。你可以執行任意數量的免費行動,只要你有足夠的象限儀指示物可以支付。
用一個斜線分開的格子可以讓你在兩個行動之間做選擇。當執行該行動時,你得選擇想要執行哪一個。
總是在完整執行一個行動後才執行另一個行動,這包含免費行動。這也包含結算這個行動所提供的獎勵。如果其中一個行動的獎勵也是一個行動,在進行其它行動前結算該獎勵。例如,如果在你的圖書館寫作獎勵你一個演講行動,你必須在執行一個免費行動前結算該演講。
行動階段細節
遊戲總共有 5 個固定行動:
◎ 觀測
◎ 獲得一顆骰子 / 演講
◎ 發現一顆彗星
◎ 升級
◎ 觀測 / 獲得一顆骰子
(完整規則分享給訂閱會員)
-----------------------------------------------------------------------------------------------------------
《伽利略》我有翻譯完整中文規則書,有需要的玩家可以透過訂閱來取得下載連結。現在桌遊見聞發佈室將不定時發布我所製作的桌遊資源,同時也會特別發表只有訂閱會員能看的內容,而且您的訂閱也是支持我繼續發表文章、資訊的動力來源,現在就到嘖嘖看看吧。
-----------------------------------------------------------------------------------------------------------
遊戲設計:Tomáš Holek
美術設計:Michal Peichl
BGG頁面:https://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393333/galileo-galilei
遊戲人數:1-4
遊戲時間:60-130 分
出版公司:Pink Troubadour
適用卡套:7cm*12cm 半包
BGG頁面:https://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393333/galileo-galilei
遊戲人數:1-4
遊戲時間:60-130 分
出版公司:Pink Troubadour
適用卡套:7cm*12cm 半包
1 本規則書
4 個角色圖板
33 張發現牌
4 個有望遠鏡的玩家圖板
6 個科目板塊
2 張幫助牌
28 個彗星指示物 (每位玩家 7 個)
24 個行動板塊 (每位玩家 6 個)
1 個起始玩家指示物
32 個審判員模型
30 顆骰子 (三種顏色各 10 個)
26 個小象限儀 (1)
8 個大象限儀 (3)
6 個雙面大學級距板塊
16 個書本指示物 (每位玩家 4 個)
4 個大學指示物 (每位玩家 4 個)
4 個法庭指示物 (每位玩家 1 個)
4 個計分指示物 (每位玩家 1 個)
28 個星座指示物 (每位玩家 7 個)
16 個目標指示物 (每位玩家 4 個)
1 個遊戲圖板
單人遊戲配件
1 個第谷·布拉赫對手板塊
5 個單人行動板塊
1 個第谷·布拉赫書本指示物
6 個單人移動板塊
進階遊戲組件
1 個喬爾達諾·布魯諾地下室板塊
4 個尼古拉·哥白尼圖書館板塊
1 個約翰尼斯·克卜勒特殊行動板塊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什麼問題或建議都歡迎留言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