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開箱】Paper World 紙境之巔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要打,就去牌桌打!」 桌遊世界彷彿時不時就有紙雕風格的遊戲登場,比如之前的《 紙上王國 》(Paper Tales)、《 海鹽紙雕 》(Sea Salt & Paper) 等,其實就桌遊本身的材質與內在性來說,紙是一個非常棒的主題,當遊戲的材質本身就是紙,而其主題或美術也圍繞著紙展開時,那種契合感是其他材質難以取代的。紙不僅是遊戲的媒介,也影響著遊戲體驗,讓玩家在觸摸、翻動、堆疊的過程中,更貼合這個以紙為主題的設計。 看到《 紙境之巔 》(Paper World) 這個名稱 (想好久覺得很讚,某部劇名諧音,好像不消心透露年齡了 : P),你可能會想,這什麼爛名字,但看過遊戲內容後你會覺得真的就是這樣呢。《 紙境之巔 》來自我很喜歡的法國出版社   Lumberjacks Studio ,上個月去 坎城桌遊展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s Jeux) 時挖掘到它們的新作品,發現它們改變很多,我覺得是認知到出版方向需要調整,可能之前的設計還不夠大眾化,無法為它們帶來更多的資金,稍嫌可惜。 延伸閱讀: 【介紹+規則】Sea Salt & Paper 海鹽紙雕 【開箱+規則】Sea Salt & Paper: Extra Salt 海鹽紙雕:再來一點鹽

【開箱+規則】The Sandcastles of Burgundy 勃根地沙堡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 是套 IP 外殼還是傳承精神? SF 太太登場! 」 現在的遊戲紅了之後,出版社就會為這個 IP 衍伸出 爆量 系列作品,持續熱度與討論度。這回要檢視《 勃根地城堡 》(The Castles of Burgundy) 最新的「兒童版」─《 勃根地沙堡 》(The Sandcastles of Burgundy) , 究竟是傳承了原版遊戲的精神,還是只是一個套皮的作品。 先從標題來檢視,《 勃根地沙堡 》把遊戲舞台拉到夏日慶典的海灘,但問題是,勃根地主要以葡萄酒、城堡和美麗的鄉村景色聞名,它是一個內陸地區,沒有直接臨海, 所以沒有真正的海灘 ,因此這個名稱的確是有點弔詭,或者這是一個架空的世界;其實也無所謂 ,許多人喜歡  Stefan Feld  的遊戲是因為機制,並不是故事背景或是要有多深的代入感 ,我想如果是希望這遊戲的機制與背景有較高的連結,基本上是錯誤的期待, 不過我還是會希望如果標題這樣下,起碼內容也要有 50% 跟上「勃根地」是吧? 延伸閱讀: 【開箱+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Special Edition 勃根地城堡:特別版 + 葡萄園擴充 【規則】The Castles of Tuscany 托斯卡尼城堡 【開箱+盾牌擴充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20th Anniversary) 勃根地城堡 (Alea 20 周年紀念版) 【開箱+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Dice Game 勃根地城堡:骰子遊戲 【開箱+摘要規則+幫助卡】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Card Game 勃根地城堡:卡片遊戲 【介紹+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Card Game 勃根地城堡:卡片遊戲 【規則】The Castles of Burgundy: The 4th Expansion 勃根地城堡:第4擴

【介紹+規則】Azul Duel 花磚物語:對決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對決之必要?兩人遊戲高峰期。」 《 花磚物語 》(Azul) 叱吒桌遊世界已經逾 8 年 (十周年的時候一定會出個什麼來割 (喂)),我相信截至目前為止它是其中幾個 即使過了黃金年限還持續在賣的遊戲 。各種擴充、各種版本不停地的來,包括現在要介紹的《 花磚物語:對決 》(Azul Duel),可見 IP 之強大。攤開  Next Move Games  的目錄,可以看到他們繼推出後的其它作品,都是失敗坐收 (雖然如此還是有賣出一定數量),甚至去年 (2024) 埃森展 剛推出的《 森之聚落 》(Tree Society) 也是普遍差評、銷量也差 (2022 的《 毛伊島 》(Maui) 更慘,保守估計可能全球賣不到 2000 套)。 傳奇設計師  Michael Kiesling  和  Wolfgang Kramer  本來去年想看《 木拼巧匠 》(Intarsia) 能不能再為他們帶來事業新巔峰, 可惜事與願違 。桌遊潮流一波一波,近來因為《 藍天聯盟 》(Sky Team) 贏得 德國年度遊戲獎  (Spiel des Jahres) 的關係, 不被出版社青睞的兩人遊戲,瞬間如雨後春筍,爆量兩人遊戲在這一年來陸續誕生 ,《 花磚物語:對決 》就是這一波潮流的其中一員,知名 IP 「慘被兩人遊戲」 這一年還會更多。 延伸閱讀: 【開箱+規則】 Azul: Master Chocolatier 花磚物語:巧克力禮盒限定版 + 特殊工廠變體 【介紹+簡易規則】Azul 花磚物語 + 百搭磚塊擴充 【情報】Azul Mini 花磚物語:旅行版 (搶先看) 【介紹+規則】Intarsia 木拼巧匠 【介紹+開箱+規則+完整劇本+擴充+幫助卡+自製】Sky Team 藍天聯盟  

【開箱+規則+卡表】Black Forest 黑森林

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 BGG ) 「會成長的設計師,輪盤機制的延續與再生。」 一直以來會喜歡  Uwe Rosenberg  的遊戲都在於,想要看他又把自己創造的機制做了什麼新的提升或是改進,就如以前文章所提的,  Uwe Rosenberg  是一個「成長型」的設計師,你很容易可以從他的每個作品找到機制延續的脈絡,其中一個最有辨識度且有許多延伸與延續性的元素,就是這次要介紹的輪盤機制。 去年埃森展 (2024) 前《 黑森林 》即將推出的消息釋出時,受到許多喜愛《 玻璃 之路 》(Glass Road) 的玩家高度關注,其中最讓人好奇的就是究竟這款遊戲是否是《 玻璃 之路 》的繼承者,輪盤的使用上又有什麼新玩法。在玩家不停的追問下,出版社澄清《 黑森林 》其實是《 玻璃 之路 》的前作,甚至《 黑森林 》也使用了類似《 玻璃 之路 》的出牌機制,只是後來另一位設計師 Tido Lorenz 把出牌機制改成點到點移動的村莊行動。當初出版社選擇先推出《 玻璃 之路 》是因為難度與複雜度較低,出版策略不難理解。其實在談《 黑森林 》前,我們應該要先聊聊《 奧拉寧堡運河 》(Oranienburger Kanal),因為它也用到了同款輪盤,為了這篇我去年親自前往奧拉寧堡,但資料較多,無法在《 黑森林 》推出後完成,整理好後文章就會發布!

【開箱+規則】Kintsugi 金繼大師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破碎的美麗,你也能成為金繼大師!」 「破碎,並非終結,而是蛻變的開始。」 在《 金繼大師 》(Kintsugi) 中,你們將 親手打破 珍貴的陶瓷,再用金繼技術修補,使其煥發新生。每一道裂痕,都是通往勝利的藝術! 《 金繼大師 》其實在 2023 年便發行,但因其主題較不為人所識而埋沒了許久;去年 (2024) 埃森展 上,新的版本陸續吸引玩家和出版社關注,有越來越多的出版社發行不同的語言版本,可以說是 設計師堅持到底的成功案例,但當然這與遊戲的主題特殊性有關 。遊戲機制是簡單的 輪抽加上成套收集 ,而且是非常常見的遊戲形式,若不是主題特別,在現在的 桌遊之海 中很難被看見。

【介紹+規則】Flip 7 七來運轉

圖片
(本文圖片來源: BGG ) 「十年後,賭一把小品新王者!新年就要玩!」 如果你在找一個墊檔遊戲,或是 過年期間可以和家人朋友來「賭一把」 的遊戲,那麼這款《 七來運轉 》(Flip 7) 就是你的最新目標。簡單說,《 七來運轉 》就是《 亡者神抽 》(Dead Man's Draw) 加上成對《 成雙成對 》(Pairs) ,再加上更讓人上癮的行動牌,用最簡單的規則把 「風險評估」 (Push your luck) 玩好玩滿! 是見好就收還是 「再一張就好」? 《 七來運轉 》考驗貪婪人性的一面,每個人都在 期待的可能是自己 「七來運轉」 湊齊七張獨一無二的數字牌 ,或是其他人因為有拿到重覆數字的牌而 「爆掉」 ,那隨著遊戲進行所堆疊的遊戲高潮,隨著這兩種結局之一而炸開,讓每一局遊戲都熱鬧非凡。想像一個每個人都在拍桌喊「爆!爆!爆!」的局面,簡直比新年鞭炮還要嗨。 延伸閱讀: 【介紹+規則+自製】Pairs 成雙成對 (KS集資) 【規則+自製】Dead Man's Draw 亡者神抽

【開箱+規則】Flatiron 熨斗大廈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不只引擎構築,大樓也在構築!」 近來越來越多 Ludonova  的遊戲進入玩家的視界,或者說成為我的部落格文章常客,從《 薩比卡 》(Sabika) 開始到《 孟非斯 》(Men Nefer),再到現在的《 熨斗大廈 》(Flatiron),真心覺得它們的 編輯這五年來真的是大幅度的成長 ,已經不再是早期那個代理起家的  Ludonova  ,無論是選品還是包裝都很有一套;另外也不可否認 西班牙近年來有大量受注目的設計師和出版社崛起 ,生活在德國的我,反而更常接觸西班牙的遊戲,這是怎麼回事? 《 熨斗大廈 》也是在去年 埃森展 (2024) 隨著《 孟非斯 》一起登場的遊戲之一,但當時大家的目光都只放在《 孟非斯 》,畢竟這是在 「熱潮列車」 的其中一款,大家都不想錯過上車的機會,其它遊戲根本沒人管。等到熱潮漸漸退去,一些一開始沒有受到矚目的好遊戲才會慢慢浮上來,例如這次介紹的《 熨斗大廈 》。《 熨斗大廈 》是一款兩人的卡牌引擎構築類型遊戲,在設計上有許多小巧思值得探究,這篇文章就是要來看那些小亮點! 延伸閱讀: 【介紹+規則】Men Nefer 孟菲斯 【介紹+開箱+規則+卡表】Sabika 薩比卡 ─ 奈斯爾王朝的輝煌時代

【開箱+規則】Middle Ages 中世紀

圖片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 BGG ) 「從價值加權到順位加權,新調整救遊戲?」 去年 (2024)《 中世紀 》(Middle Ages) 剛釋出出版消息時, 我真的超級興奮 ,因為美術非常吸引人,加上是中世紀主題,讓我期待是像《 特魯瓦城 》(Troyes) 那樣的遊戲,但後來得知是《 陛下 》 (Majesty: For the Realm) 的新版本時,其實有涼了一下,但為了漂亮的美術還是好奇有什麼新調整,畢竟對我來說, 原版的「濃郁大眾味美術」有點「免洗」、沒有什麼特色 ,自然也就很難有動力去玩。 《 陛下 》 到《 中世紀 》,簡單說,最大的改動就是 輪抽的部分從「價值加權」改為「順位加權」。 所謂的 價值加權 ,就像是《 小世界 》(Small World) 那樣,沒人選的板塊會持續加幣,讓價值升高。 順位加權 就像是《 多米諾王國 》(Kingdomino) 那樣,選擇較弱的板塊順位會在前面,讓玩家接下來有較優先的選擇權。很多玩家因此也稱 ─《 中世紀 》就是單純板塊放置的《 多米諾王國 》加上引擎建構, 沒有什麼新意,但運作得相當好,適合入門玩家。 延伸閱讀: 【規則】Kingdomino 多米諾王國 【介紹+規則】Kingdomino Duel 多米諾王國:對決 【介紹+規則】Dragomino 多米諾之龍 【開箱+規則】Kingdomino Origins 多米諾王國:原始部落 【開箱+規則+卡表】The Ladies of Troyes 特魯瓦城的女士擴充 【預覽+規則】Troyes Dice 特魯瓦城:骰子遊戲 (發行前版本)